#永續設計
環保 · 循環
成為共同體!重返永續時代的全民課題:專訪客座總編歐陽藹寧
長期以來人們對自然環境無節制地掠奪,為地球帶來不可還原的生態浩劫,思索一個不獨善其身的未來,是循環經濟的核心精神。本期《物盡其用,重返永續時代的日常習題》走到尾聲,樹冠編輯室整理背後推手:REnato Lab 營運長 歐陽藹寧 之採訪,談談近年循環經濟的第一手觀察,也邀請透過每一次平凡行動,用選擇支持不一樣的世界...
環保 · 循環
維修社區!古風小白屋喚醒社區共享精神,修復老物、修整人情、修補環境!
每週六上午十點,大安區古風里的小白屋維修站緩緩拉起鐵捲門,展開每週復返的志願維修行動。成立至今, 古風小白屋 已有八年維修經驗,不只收容各式工具,提供大眾共享使用,維修之間更開啟人與人的自然互動,凝聚互助的關係與信任。當老物再生,不只環境受益,更重建社區鄰里的人情網絡。當環境與社會因而永續,也就實現維修的最大價值...
環保 · 循環
賣多少臺電腦就該回收多少臺!百事益國際在乎電子廢棄物課題,為退役電腦找新出路!
聯合國統計,2021年全球累積的電子垃圾高達5700萬噸,當中更只有不到20%被妥善回收。對此, 百事益國際 創辦人林志青發揮團隊維修長才,主動承擔環境責任,整新各式3C產品,延長使用壽命,達到節能減碳目標。目前已為地球省下600萬噸碳排放,更在全台開設六間「G+3C Outlet」門市據點,提供整新商品新選擇...
環保 · 循環
一瓶水的力量救地球?奉茶行動重拾台灣人情味,促成全民環保新日常
全台灣每年約使用60億支寶特瓶,其中10億支來自瓶裝水,面對眼下事實, 奉茶行動 創辦人黃暐程發現往往買瓶裝水的原因,就是找不到水源。於是,開發奉茶行動APP,提供旅人一張尋覓水源的奉茶站地圖,讓隨時補水,即刻解渴成為可能。目前全台已有8,000個奉茶站,APP更有超過20萬下載,總計省去超過25萬瓶瓶裝水...
多元 · 平權
前進南機場異托邦,任人與物自由流動的中繼站:大水溝二手屋
落腳南機場公寓,前身為國軍福利社的 大水溝二手屋 ,提倡「給人與物再一次機會」,不只透過維修讓物件再生,延長使用壽命,也邀請弱勢單親媽媽加入整理物件行列,提供以人為本的彈性職場。當跟隨昏黃燈光,彎入南機場公寓的老舊梯間,走進的並非一間單純的二手店,而是間帶著循環經濟理念,秉持扶助弱勢精神,試著二者兼具的實驗基地...
環保 · 循環
無「用」良品再生計畫!GC贈物網搭建共享平台 為閒置物件找尋下一個家
與其丟棄,何不分享? GC贈物網 成立十三年,是全台最大的線上物資交流平台,有著八萬名註冊會員,分享超過405萬件物品,平均每96秒就有一件物品找到下一個家。目前與超過50間企業合作ESG計畫,成立「企業好物」專區,並讓580間公益團體或偏鄉學校優先索取物資,光分享,就為地球省下超過8,500噸的碳排放...
環保 · 循環
邀請企業一同減塑!配客嘉PackAge+邁向永續島的ESG新提案
近年ESG作為企業永續指標,各家廠商紛紛投入永續的實踐。 配客嘉 自2019年成立,便透過可重複使用的循環包裝,整合電商、實體通路、消費者,讓物流體系間的一次性包材慢慢被取代,建立物流系統的永續可能。如今,也為多間企業打造專屬循環物流系統,透過可量化的數據統計,從ESG合作項目出發,持續讓影響力深入社會各處...
環保 · 循環
栽培一片吸管田 實踐純天然的堅持:玩艸植造推動蒲草吸管新日常
每天800萬根,每年30億根,這是台灣塑膠吸管的「正常發揮」。面對龐大的一次性吸管需求, 玩艸植造 從大自然找到解方,採用過往被視為雜草的「蒲草」來做吸管,不必複雜原料,不需耗能製程,塵歸塵、土歸土的天然取材更讓一次性使用的罪惡感化為塵土。去年已成功募資,在棄耕農田推動種植蒲草,今年第一批土生土長的蒲草吸管就能問世..
環保 · 循環
這樣買東西更友善環境 三個翻轉包裝的 永續設計
嚴重的環境污染是全球正共同面對的課題,近年來網路購物、外送飲食產業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伴隨而來的是更多的包裝廢棄物。《樹冠生活》在此介紹三個著重於不同領域、翻轉包裝的創新「 永續設計 」,正視一次性包裝與容器所帶來的浪費與對環境帶來的衝擊,透過行動翻轉「包裝」的角色、提出更永續的生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