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心靈
教育 · 親子
正念生活初心筆記《下篇》:讓每一次的進食 有如與食物愉快共舞
永續生活 :「 正念 」近年來被越來越多人熟悉,透過正念,幫助自己客觀覺察內在,並重新駕馭自己的心。在每天的用餐時光、保養肌膚的時光,練習聆聽自己身體想說的話。
教育 · 親子
正念生活初心筆記《中篇》:在淋浴之中 聆聽身體想說的話
「正念」近年來被越來越多人熟悉,透過正念,幫助自己客觀覺察內在,並重新駕馭自己的心。在每天的沐浴時光裡,也可以練習聆聽自己身體想說的話。
教育 · 親子
正念生活初心筆記《上篇》:從呼吸冥想,意識到自己正被祝福著
「正念」近年來被越來越多人熟悉,透過正念,幫助自己客觀覺察內在,並重新駕馭自己的心。「 呼吸冥想 」是值得所有人嘗試的正念練習。呼吸,是體驗正念的基礎。長期練習正念,能幫助保護心臟健康,降低血壓,並減緩壓力、焦慮和憂鬱,進而促進生活中的幸福感。
藝文 · 生活
不只窗外的生活 還有生活的土地:疫情下的全新視野
疫情升溫,足不出戶成為許多生活在都市中的人的常態,島內散步也在這波疫情衝擊下,停止了所有導覽、小旅行。在社交距離、互動的限制下,對於世界與環境的認識看似受阻,但實際上有更多可能性。對島內散步的同仁、導覽老師、客戶來說,習慣了到處跑、四處探索,如今關在家,卻擁有了另一種角度與視野。
工作 · 職場
渴望一週工作四小時?戒除物質上癮、愛比較強迫症,不再藉工作逃避人生
科技的進步應該要讓人類過得更輕鬆愉快,而不是更加忙碌,前提是發展科技的人們,都清楚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所以工時長短的思考背後,需要再加上一題:你的人生想要怎麼過?你拿時間做什麼?
關鍵是每一天,「你有沒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有沒有覺得這時間花得值得?你的一天為什麼而活了?如果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那一天做16小時,跟一天做4小時,得到的滿足感都會是一樣的。心靈的富足不必再依賴著時數多寡來證明。
在期待環境變好,或是等待公司改變之前,我們的意識如能先升級,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協調才有可能發生。
藝文 · 生活
藝術讓生命種下自由種子,在心中長成茂密森林: 專訪〈走探索去藝術實驗室〉Milla
這場專訪約在內湖的大湖公園,〈走探索去藝術實驗室〉創辦人Milla身穿一襲白色棉麻裙,愜意坐在湖中央的涼亭,宛如一個生於自然的仙子,與湖畔的飛鳥、老樹融為一體。這裏是他們常帶孩子探索自然、感受自我的藝術教室,襯著這片悠然風景,Milla娓娓向我們說起自己走上藝術療育的旅程。
教育 · 親子
培養覺知,為思想澆花
從小我就是個目標導向的孩子,設立目標後,便會奮不顧身,不計一切的達成,甚至有著使命必達的綽號,說好聽了是積極進取,說難聽了有時候確實太過執著,不懂得放鬆。神經繃久了,難免疲乏,而這樣的疲乏發生在入職場後的第三年,因為處處用錯力,終於累壞了的我,開始陷入惡性循環,工作疲憊,表現差,憤怒難過,因而要花更多時間與金錢去消化這些積累。
藝文 · 生活
如果「永續」是顆種子
真正認識「永續」要從 2017 年的尼泊爾說起,當時的我遇見了 Mr. Basnet,尼泊爾環保旅店主人,與他的對談,讓我重新認識「永續」,並開始反思自然與經濟發展間的關係……直至 2020 的今日回首,仍認為當時的對話非常具啟發性,願與大家分享。
藝文 · 生活
送給自己每一天的禮物:享受更少,專注在生命真正需要的美好就好
即將在一個月後迎接 30 歲的我,慢慢找到了與自己相處愉快的方式,也發現,宇宙根本是聖誕老人的原型啊!祂早就為每個人準備了量身打造的禮物;而接收的鑰匙,是我們那顆,有意識的心。宇宙為我藏在生活裡的第一份禮物,是透過食物課題,讓我與身體開啟全新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