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
飲食 · 農業
便當裡的愛與溫柔: 番紅花 x 小間書菜 彭顯惠
從每日飲食出發,餐桌上的料理是最好的飲食教育現場,友善食農的價值不只關乎食的安全,更與地球環境、動物福祉息息相關。以「帶便當」這一項親子共有的生活經驗切入,本次邀請作家番紅花,與宜蘭小間書菜闆娘彭顯惠,以同為母親的角度,進行一場食農教育與親子教養的交流分享,也藉此一窺兩位媽媽的美味便當秘訣!
飲食 · 農業
以物產為媒介,傳遞人與土地的美好: 三小市集 / 雲林食通信
2012年,以活化閒置警察宿舍與廢棄的戰備指揮所做為畢業專題的計畫內容,李宜倩與夥伴在雲林斗六開始了「三小市集」計畫,以「三小精神」(小人物、小土地、小滿足)為出發,期望創造一個以食農為核心的多元交流平台。時至今日,來自臺北的李宜倩以雲林為家、持續透過三小市集發掘這塊土地的可能性。
藝文 · 生活
農耕 土地 生活 紀錄片導演的有機夢: 中台灣農用基地
出生彰化鹿港的導演許文烽,2009年參與了中科二林園區相思寮土地徵收,用鏡頭記錄下土地開發、地方建設對自然環境及人文歷史帶來的衝擊,以及在地農民面對強權的心酸與無助,這段經歷加深了許文烽對於土地的關心,往後更長期站在第一線爲土地正義做努力。2011年初,許文烽在宜蘭行健村認識了一群友善小農,深入接觸了在地農民轉型有機耕作的歷程,並拍攝成《行健村的有機夢》紀錄片,過程中觸動了自己心中對於家鄉、對農耕、對人與土地關係的重新思考,為日後中台灣農用基地計畫種下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