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職場
工作 · 職場
嗅見職場變革趨勢 台灣默克型塑彈性友善職場
台灣默克長年關注女性健康與就業議題,自 2015 年開始,於亞太經合會參與贊助《APEC 健康女性、健康經濟體》倡議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近幾年也加速推展出許多彈性工作方法,並發展出一套工作模式與守則,更進一步形塑出「友善與信任的企業文化」,效益則反饋於職員的「敬業度」。
工作 · 職場
不讓工作淹沒員工的生活 打造低流動率的快樂職場: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行業普遍被視為加班狀況嚴重的血汗工作,也導致會計師事務所的高流動率。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打造「 友善職場 」,使員工能夠不加班、公司的流動率更保持在 5% 以下。不僅做照顧員工的企業,也期許公司能帶給社會正面影響力,2015 年嘉威以影響力評比 100.4 分通過 B 型企業認證,成為台灣第四家 B 型企業。
工作 · 職場
從員工需求出發 提供彈性工作措施 留住企業關鍵人才:廣美科技
廣美科技位於偏遠的岡山工業區,當地人口老化、青壯年人口流失,加上屬於勞動力密集的傳統製造業,長期面臨缺工的問題。在這樣的挑戰下,廣美科技運用人性化管理思維以及「 彈性工作 」措施留住企業關鍵人才。
工作 · 職場
彈性職場 旅外工作者經驗談
「 彈性職場 」在不同國家文化中是如何呈現?COVID-19 疫情爆發之後,遠距工作成為各國職場常態,更彈性的職場制度與措施成為職場未來趨勢。本次《樹冠生活》邀請四位身處不同國家職場—台灣、美國、荷蘭、日本的年輕工作者,與我們分享各國的職場文化觀察、疫情之下的職場現況,以及自身對彈性職場議題的經驗、想法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