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課綱
教育 · 親子
教育對談: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博幼基金會執行長陳良枝 X DFC臺灣營運長蔡長寧
養成持續學習習慣,擁有面對世界變動的內功實力,是終其一生的課題。《樹冠生活》本期「向世界找靈感,編輯自己的人生課綱」專題,發現不論體制內教育的轉型、踏入職場的心理建設、初為人父人母的生命轉折,還是到踏入遲暮之年的提前規劃,面對人生不同階段挑戰,當下都有新創團隊投入,提供相關資源學習,實現 終身學習 的可能正越加完整..
教育 · 親子
為教育現場植入議題教學,推動一場緩慢卻長久的社會運動: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呼應108課綱, 台灣放伴教育協會 正視教育體制下學習與生活之間的斷層,以認識議題為核心,以生活場景為靈感,帶著學生在國小到高中階段裡,學習打開覺察力,透過生活情景植入的議題課程,培養探索及觀察能力。光是2021年就帶著議題成果,走遍全台70多間學校,為學校老師提供教學研習,推動這場緩慢卻長久的社會運動...
教育 · 親子
台少盟陪伴青少年轉大人!不只長年倡議十八歲公民權,更關照身心靈健全發展!
在乎青少年,不讓青少年成為資源分配下,最落單的一群。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成立近20年,是全台第一個關注與推動青少年福利與權益政策的聯盟團體,以「讓政策成為青少年的力量」為核心理念,不只監督政策法規端的資源分配,也持續研究青少年權益,喚起社會對於青少年多元發展與健全成長的關注,更長年進行 十八歲公民權 的推動...
教育 · 親子
面對變老也學習好好到老!一所專為高齡照顧而生的學校:Care For Taiwan 照顧學校
邁向超高齡社會,許多人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是照顧長輩的最後一代,以及沒人照顧的第一代。2022年3月 照顧學校 (Care For Taiwan)正式於台中烏日的羅布森書蟲房開幕了!是林依瑩與團隊經過長年實驗 All In One 照顧模式後的經驗成果,也是一所專為高齡照顧而生的學校...
多元 · 平權
月經就是月經!小紅帽正視月經話題禁忌,為社會開一門月經專門課
「從被帶到大禮堂去認識月經開始,女孩回到班級時,就已經被教導,手中的生理用品必須是躲躲藏藏。」這個世界上,有一半人口有月經,卻始終是禁忌話題,不要說、不要問成了世代間躲避尷尬的共識,因而「大姨媽、那個、MC」的代名詞成了社會化的潛規則,卻也距離性別友善越來越遠。 小紅帽 是全台第一個關注月經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工作 · 職場
當問起工作的意義,你的答案是?專訪得人資源整合創辦人蔡淯鈴
對你來說,工作的意義是什麼呢?人一天平均就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時間投入職場,用一生來看,職涯更長達40年之久,當大量光陰注入其間,不只關乎生計,關於生活,更涉及理想,如何少走冤枉路?如何發揮個人所長?如何工作兼顧生活?長年關注女性重返職場的 得人資源整合 ,近年展開生涯諮詢服務,帶著工作者一同面對職涯的不確定...
多元 · 平權
開辦順勢生產學!好孕工作室帶領社會,重新認識「生孩子」這件人生大事
面對生孩子這件人生大事,陳鈺萍醫師從女性自身出發,創辦 好孕工作室 ,反省醫療體系下的各式父權產物,以尊重媽媽與寶寶人權為原則,打造一門從產前學習到產後照顧的順勢生產學,帶著準父母了解生產前後的身心靈變化,在十月懷胎的生產過程,重新認識身體、認識自己...
教育 · 親子
人生不只選擇題!DFC 臺灣秉持設計思維,帶領孩子培養解決問題軟實力
與其替孩子解決問題,不如帶著孩子一起學習解決問題之道!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引進一套訴求以人為本,強調解決問題的學習法 − Design For Change( DFC )。帶領學生透過感受、想像、實踐、分享四個步驟,從設計思考角度,找出問題解方,激發內在學習動機。成立12年,正以陪伴者角色,逐步解放既有教育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