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期|

入山 是為了在最不堪的時期 遇見你

人說,出走多少是因為痛,而出走山林,又是為了什麼?

2017 年,我留美返台,與交往八年的男友分手,回到父親離開後的家,單獨與母親生活,回想起來,那年的確實將日子過得太滿太強悍,總像是在逃離什麼……而第一次走入山林也是在 2017 年,年底 12 月初,我與認識不到幾個月的朋友,完全沒聽過的登山團隊,以及素未謀面朋友的朋友們,一起前往所謂初心者的登山行程:加羅湖。

「 加羅湖:中級山步道,海拔高度 1100~2260M。
登山健行:背負所需,於高海拔步行運動。」

初次入山,準備明顯不足,知道的只有這麼多,無知以外,氣候也沒想讓我好過,不過是兩天一夜的行程,卻有著一個禮拜那麼長的折騰感受,明明是去看高山湖泊,卻是淋了整整兩天的豪雨。背著不熟悉的大背包,穿著過緊的鞋子,綁著租借來永遠會掉的綁腿,加上濕到骨子裡的羽絨外套,我一路滑著哭著,走到什麼都看不見的霧濛濛白牆般的湖泊。

也因此,我對加羅湖最深刻的印象是,想起自己如何拖著全濕又近乎失溫的身軀,饑寒受凍的窩進當地山青搭建的帳篷中,換上一點兒也不保暖的備用衣物,彆拗的彎著腰,腫脹著臉,在天幕下吃晚餐,一邊想著我到底經歷什麼?我是誰?為什麼在這裡?一邊硬對鏡頭擠出一抹微笑,露出「哇我終於來到目的地了呢」的疲憊容貌。

與同行者在當地山青搭建的天幕下吃晚餐,即使微笑,內心卻是疲憊。

與我同月同日生的作家 Cheryl Strayed ,其著名作品 Wild (台灣譯為《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敘述母親過世後的女主角獨自一人挑戰 PCT (太平洋屋脊步道),亦是連滾帶爬,拖著傷痛的登山經歷。每每看這部影片,都是哭得不能自己,我的出走與入山,又何嘗不是為了逃離,不是因為痛?

我寧可與完全不熟的隊友上山,也不願在日常中處理與八年男友遺留下的情緒感受。
我寧可什麼都不懂,也不願靜下心觀賞迎面而來的山林雨霧與高山林木。
我將自己拋向未知,好安慰現實中的懵懂碰撞心碎與疼痛。
我扛著全身租借來的裝備,穿著不合身的衣物,貿然的闖入林中,卻絲毫不覺得有任何不妥,可見當時心裡的痛有多大,大過所有真實感受。

然而這些訊息在 2017 年當下並沒有成功透過山林傳遞給我,而是過了好幾年後,我做了充足的準備,更頻繁走入林間,才慢慢將這些碎片撿出。「原來當時我是帶著如此多的疼痛來見你。」現在的我常摸著樹,摸著山說,謝謝你包容了那個自以為是,全身瘡疤,一點兒也不知足,爛透了的我。


即使我們是最糟糕版本的自己,山林自然也會接納你。


也是這樣的領悟,讓我永遠信任山林,讓我決定不斷重回它的懷抱,因為我們不必擔心自己不夠好,不必擔心身上有太多傷口疼痛。這些,你不說它也知道,你哭它跟著你哭,你笑它跟著你笑,山林自然如此溫柔,走入山林,正是為了好好擁抱,好好擁抱自己,好好擁抱最原始,回到原廠初始設定的那個自己。

在山林中,每一步的跨出都很扎實,為自己而走。

在高山原野,草原遼闊之中,我們被迫赤裸,赤裸的面對自己,赤裸的與內心對話,那些在都市中,可以透過聲光電,透過智慧型手機,透過影視娛樂,透過忙碌生活,透過目標追求,而被盲目阻斷的所有,都在山林間,被心底的照妖鏡,被高山的陽光與稀薄空氣,被清澈如天使眼淚的天池,徹底映照而出。

當人類接近自然,接近原始生活時,我們會更清楚明白,哪些是需要,哪些是想要,哪些是知足,哪些是貪圖,而後我們便不再害怕失去,不再害怕傷痛,不再因心碎而將所有感知遺忘埋藏。

因為當你發現失去的不過是貪圖與想要,便沒有什麼放不下的理由,大可斷的乾乾淨淨,至於真正會令我們感到心痛的,那些需要與重要的存在,說坦白了,既使失去了,也不曾消失,如愛,如情,如自然循環與萬物。

所以親愛的,我回頭問自己,初入山林的體驗好不好?是不是看見了萬里無雲的高山湖泊與浪漫芒草,因此一去不復回?是不是眺望了哪幾座台灣巒峰,美的耳暈目眩,至今不小心爬了 20 多座高山百岳?

那該是抓抓頭微笑,因為我的第一次入山,可是什麼景也沒看見,眼前全是白牆雨霧,全是淋濕的相簿,全是如皺巴巴的書籍,泛黃的邊框,摸起來脆脆軟軟,好像隨時會裂的回憶,到底哪一部份能稱得上美好?

惡劣的天候使我們看不清前方路線,為自己點盞燈很重要

讓我告訴你吧,無知的自我,真實的美好從來不必外求,因為什麼都看不見,方能將視線專注在內,方能重整忽視多年的心境風景,沿著樹根路與芒草步道,一步一步,透過山林,我把心痛全部撿回,放回心頭,慢慢感受。

並在每次每回走入山林,感到更踏實確信,對自己真實的樣貌感到踏實,也確信我依然勇敢誠實,而最幸福的是,山林也會替我們洗滌洗淨,不需要不想要的,都會隨著向上攀登時的汗水,流至遠遠的山腳下,而自以為是的自尊小我,也會在高高的山頂上被放下,等我們回去時,只剩下滿滿的,無比富足的生命體悟。

2017 年初入山,遇上下著大雨的加羅湖。

想看更多我的山裡經驗?未來每個月都會有《行走於山林間》的專欄文章,帶著大家一窺台灣各地山林,希望你看過後也能帶著身心靈,在充分準備下,走入同片山林,與我共同感受。

圖 / Mountaineer
文 / Mountaineer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