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接續自:Design for Change! DFC Taiwan 翻轉教育關係 轉型的下個十年熱血如昔(上)
模糊教室與世界的分野 DFC 十年伴師生改變
說走就走,許芯瑋辭去師大附中的教職,在好友間和交流平台上「放話」要成立 DFC 臺灣團隊。初期非常困難,「你要想那是 2010 年,什麼翻轉教育?幾乎沒有人知道。」雖然走得跌跌撞撞,但有 Kiran 的鼓勵和朋友的支持,頭一年的 DFC 臺灣團隊收穫五位夥伴。

DFC 臺灣團隊的服務不收費用,全靠贊助,夥伴全部都是沒有領薪水的熱血志工。號召義氣相挺的學生和朋友,初期推廣,他們採取最土法煉鋼的方式:郵寄 DM 到各學校。設計、印製 DM 讓許芯瑋耗盡存糧,連寄出信件費用都沒有,幸好 DF C臺灣團隊迎來第一位贊助者,許芯瑋的媽媽。雖然四千份文宣近似石沉海底,僅僅獲得兩個學校的響應,但團隊不放棄任何曝光機會,第一年的 DFC 挑戰,團隊收穫 48 個改變的故事。
其中,鄒族「夢想之鄒青年團」團員的故事自第一屆開始醞釀十年,讓許芯瑋印象深刻。彼時團員在老師郭軒志的帶領下參與多屆挑戰,以文化流失危機出發,透過拜訪耆老,陸續完成鄒族歌謠影像錄製與傳唱、鄒族故事繪本、Homeyaya 小米祭推廣等行動。如今,團員每年都舉辦「Soupuzu(點燃)鄒族成長營」,向部落青年傳承族內文化,在往後的人生中也落實 DFC 的精神感染族人。


雲林縣立和平國小洪韻筑老師分享,孩子的計畫要拜訪許多成人,遭遇多次拒絕,但也從中學習到失敗的重要性:「孩子在挑戰過程就算會哭、會相信自己做不到,但因為老師相信他們,所以他們也開始願意相信自己做的到。」許芯瑋點出,沒有人喜歡失敗,更遑論讓自己捧在新間的孩子遇到挫折,但失敗也是人生難能可貴的歷程,DFC 鼓勵參與者擁抱失敗,從中積累養分再投入迭代。各式各樣的故事,讓教室和現實的界線越來越模糊,許芯瑋說這是團隊最珍貴的寶藏,自己也常常被孩子的行動感動。
參與第八屆 DFC 挑戰的新北市立中正國小輔導員葉依培分享:「DFC 挑戰的四步驟對小朋友來講真的不難,我中間要調整的只有『相信他們 You Can』!」師生之間因為挑戰開始產生有機互動,從傳統的單向教學與吸收,轉變為雙向「共學夥伴關係」。DFC 臺灣團隊將名為「相信」的聖火傳遞給教師,教師又傳遞給學生,學生則透過挖掘周遭議題影響社會。這就是 Kiran 所提倡的核心精神「I Can」、「You Can」、「We can」,小孩子一點都不「小」,只要大人願意相信他們,世界就能越來越好。


108 課綱促 DFC 涅槃重整 注重師「陪」輔導教師成長
幾年推廣下來,DFC 臺灣團隊觀察,許多熱血教師剛投入教職時,可能先專注於適應新環境,經過大約二至三年,擁有教學經驗後,方有餘力思考投入教師行業的初衷。在願意嘗試改變的教師裡,大約有兩到三成是教育創新模式的開發者或先行者,可以帶動整體翻轉教育風氣,而快速帶動的秘訣,就是提供老師清晰的「鷹架」。



桃園市瑞塘國小 DFC 社群召集人鄭志誠坦言,「上 DFC 對老師來說壓力很大,第一次教到沒有課本、教案的課,又不能期待學生照你的教案走,因為學生會給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因此,DFC 團隊為了成為老師後盾,提供許多線上資源,更發展出「教師社群」,透過共同備課、培訓,還有團隊的輔導與陪伴,讓參與挑戰的老師更加瞭解 DFC 精神,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
走過十一個年頭,DFC 臺灣團隊逐漸打造出口碑。迄今觸及 240 所學校、535 位教育實踐者、 6,354 人次的學生,並解決 4,035 個現實問題。但團隊卻選擇在 2019 年重新盤整資源,將船舵自學生轉向教育現場中的老師們。許芯瑋解釋,那是因為覺得團隊漸漸被定義為辦活動的單位。例如 DFC 臺灣團隊每年都會舉辦分享大會,提供學生分享和展演空間,「大家都很感動,小朋友的改變讓家長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但你就會覺得說,教育的改變不是在這一刻發生的!」許芯瑋眉頭微蹙, 回想起當時決定不續辦的掙扎。
恰逢 108 課綱頒布,「核心素養」成為教學重心,教學單位要培育孩子成為擁有「自主行動」、「良好溝通」與「社會參與」能力的終身學習者。但就許芯瑋的觀察,這樣的課綱有其美意,卻使許多老師「吃不消」,因為沒有人可以陪伴教師學習嶄新的教學模式。「老師也需要老師」,DFC 臺灣團隊成立 11 年,有自信能夠為教師提供穩健的鷹架。
承襲許芯瑋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DFC 臺灣團隊迅速開展「種子教師」、「種子學校」與「校園大使」等計畫,為教學現場老師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團隊也沒有放棄學生這一塊,「DFC 挑戰」如常舉辦,並將分享大會調整為「分享季」,媒合學子至不同社群媒體平台曝光,節省人力,同時提升觸及人數與族群。挑戰平台也新增功能,教師可以索取DFC教學資源與線上學習單系統, 搭配「DFC 教學資源平台」、「DFC 教學社群」等教師支持系統,希望能接住對 108 課綱感到迷惘的教師。
Believe then you will see! 許芯瑋:相信孩子是現在的主人翁
感染正在成長的孩子,與改變已經自詡為獨立的大人,後者顯然更為困難些。許芯瑋經常在演講中詢問老師和家長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有什麼特質,你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棒的老師或父母?」雖然是自由發揮的填空題,但許芯瑋發現一個秘訣,一個能讓所有孩子成長的秘訣:「那就是以身作則,因為孩子的學習法就是有樣學樣!」


除了以身作則,許芯瑋進一步指出「相信」的重要性。透過 DFC 挑戰,學子能感受真實社會現況,運用想像力動手投入改變,過程中拾獲「擁抱失敗」與「反覆迭代」的勇氣,最後藉由分享擴大影響力擾動社會。「Believe then you will see!改變沒有這麼困難,孩子不是未來的主人翁,是現在的主人翁!」這是擁有十年底蘊的 DFC 臺灣團隊從孩子身上學習到的,師長要先學習相信孩子,才能激發與看見他們身上無窮的潛能。
許芯瑋自嘲走到第十年才發現老師群體的需求,但他也相信若能從根本影響老師,改變的學生與家長規模將是過去的數倍。DFC 臺灣團隊的下一步,把火力瞄準在「數位轉型」,將觸角延伸至教學資源不足的地區,期望支持所有老師加入這場社會革命。對於 DFC 臺灣團隊來說,改變,正要開始!
DFC今年預計發展群眾募資,我們有熱血團隊、教師和學生,就缺一個熱血的你!
捐款管道 / 紛絲專頁
文 / 阮珮慈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