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彥菁 Amazing
多元 · 平權
數據運用 編織社會安全網!新北市高風險中心成功預防九成家庭落入家暴風險
數據運用 不只限於科技或商業用途,新北市高風險家庭服務管理中心試圖將社會服務與資料分析進行跨域結合,不只讓社會安全網更加牢靠,也成功預防高達九成之高風險家庭走向家暴案件。透過耗時一年建立的風險計算機,整合入147萬筆原始資料,有效管理任何風險案件的發生...。
科技 · 數據
資料力做公益!讓數據成為對話工具 為解決方案引路: 智庫驅動 D4SG 資料英雄計畫
來自非營利組織、公部門、中研院、媒體界、大專院校的十多位人士,共同聚集在會議室裡,一邊討論一邊敲打電腦,專注地激盪腦力。他們是「資料英雄」,正在以資料力做公益,運用大數據設計出更好的公共服務。
工作 · 職場
得金曲獎就無法當好醫生?新職涯思維:從「一個蘿蔔一個坑」到「狡兔好幾窟」
從工業革命以來,人們對職涯的想像就像工廠的生產線,是線性的,一個蘿蔔一個坑。但 20 世紀末開始,網際網路興起,各種資訊像洪水一般襲來,人們對工作多了更多想像,取得相關知識的機會也大幅增加,網路上充滿付費和免費的學習資源,都是幫助人們發展「 多元職涯 」、「 多元專業 」的最佳培養皿。
藝文 · 生活
山中寫歌,詠嘆自然與逝去 紀淑玲老師:「找一種慢慢的生活,跟山林溪水打招呼!」
四十多年前, 紀淑玲來到陽明山上的平等國小擔任音樂老師,孩子本身純真的質地與創意,在她眼中是最寶貴的,她會帶著孩子們沈浸在自然中,再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感受、或是哼成一首小歌,她再幫忙寫成樂譜,將創作記錄下來,讓學生體會音樂的魔法與純然的美好。退休後她安居山林,歌曲創作靈感來自大山大海,與圍繞在她身旁的點點滴滴。
多元 · 平權
「什麼工作能讓我不放棄孩子,又發揮能力?」一位自閉兒母親的求職路:讓工作成為支持的路徑,而非奴役的工具
Charline 有一個高功能自閉症的兒子,為了好好照顧孩子,她不得不選擇離開職場。大部分的特殊家庭,很容易變成經濟弱勢,兼顧家庭照顧與工作是一種奢望。透過得人資源整合的引薦,Charline 獲得一間公司首開先例,提供「 彈性工作 」方案,使其有機會兼顧家庭與工作。
飲食 · 農業
酸女孩:有一種簡單幸福,是吃著當季新鮮料理,滋養我們與愛的人
位於象山的《酸女孩》「 四季料理 」教室由「洋蔥媽媽」蔡靜如所成立。從關注四季飲食開始,《酸女孩》團隊出版台灣第一套 四季料理食譜書,更自製最高食安規格的天然發酵食品,鼓勵消費者重返廚房、期望將食育精神傳遞到每個人家中。
工作 · 職場
渴望一週工作四小時?戒除物質上癮、愛比較強迫症,不再藉工作逃避人生
科技的進步應該要讓人類過得更輕鬆愉快,而不是更加忙碌,前提是發展科技的人們,都清楚知道自己要去哪裡。所以工時長短的思考背後,需要再加上一題:你的人生想要怎麼過?你拿時間做什麼?
關鍵是每一天,「你有沒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有沒有覺得這時間花得值得?你的一天為什麼而活了?如果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那一天做16小時,跟一天做4小時,得到的滿足感都會是一樣的。心靈的富足不必再依賴著時數多寡來證明。
在期待環境變好,或是等待公司改變之前,我們的意識如能先升級,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協調才有可能發生。
環保 · 循環
3C 電商的贖罪旅程,為 8,000 萬個網購垃圾找解方:配客嘉 PackAge+ 網購循環包裝
台灣電商產業發達,有感於網購包裝帶來的環境污染,新創團隊「 配客嘉 PackAge+ 」以創新的循環模式,設計出能重複利用的「 循環包裝 」,搭配實體店家的歸還系統,建立出環保永續的循環圈圈。
多元 · 平權
「畫失敗為力量!」貧窮者的心理治療,讓脆弱在藝術中自由:專訪夢想城鄉協會脆弱畫室
脆弱畫室計劃從2015年開始,透過多元的藝術創作計畫,陪伴經濟弱勢者與無家者們,重新梳理自己的生命經驗,抒發心中的情緒。讓因貧窮而無法接觸心理治療的他們,也能有一個舒心訴說的空間,「畫失敗為力量」。